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购入的债券无论期限长短,其利息均应于收到时计入损益)
- 作者: 刘北言
- 来源: 投稿
- 2024-04-23
1、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
当您购买债券时,不仅会获取债券的本金,还需支付一笔未到期利息。这是因为债券通常以年度利息支付的方式支付利息,而您购买债券时可能并非刚好处于利息支付日期。
未到期利息是债券自上一次利息支付日期至购买日期之间产生的利息。它由债券发行人计算,并作为购买价格的一部分向您收取。例如,如果债券的年利率为 5%,上一次利息支付日期为 6 月 1 日,您在 7 月 15 日购买该债券,则未到期利息为 5% (7 月 15 日 - 6 月 1 日) / 365 天 = 20.55 美元。
未到期利息的计算对于准确确定债券的收益率十分重要。债券的收益率包括您从利息中获得的收益以及债券到期时收到本金收益的预期收益。未到期利息会影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因为它是债券价格的一部分。
当您出售债券时,您也会收到未到期利息。这是因为您将未到期利息的一部分作为购买价格的一部分卖给了新买家。债券发行人会在下一次利息支付日期向新买家支付整个利息,包括您出售时包含的未到期利息。
理解债券购入时包含的未到期利息对于债券投资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您准确计算债券的收益率,并确保您对债券投资的回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购入的债券无论期限长短,其利息均应于收到时计入损益
购入的债券无论期限长短,其利息均应于收到时计入损益
根据会计准则,债券利息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即在利息应计日计入利息收入,同时计提相应的利息费用。因此,无论债券的期限长短,只要收到利息,都应在收到时计入损益。
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时间价值原则:利息收入代表债权人在特定时间段内获得的经济利益,因此应在收到时计入损益,反映其在该期间的真实收益。
匹配原则:利息收入与债券的持有期间相关,应与相应期间的利息费用相匹配,以准确反映该期间的财务业绩。
谨慎性原则:在收到利息时才确认收入,符合谨慎性原则,因为它可以避免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益。
这种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提供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真实性。通过将债券利息于收到时计入损益,可以清晰地反映债权人实际获得的经济利益,并避免财务报表失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贴现发行的债券,其溢价或折价部分应通过债券有效期内分摊利息收入或费用,以更真实地反映债券的实际利率。
3、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会计分录
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会计分录
.jpg)
当企业购买债券时,除了支付债券面值之外,还需要支付一笔未到期利息。这笔利息是债券从上一个利息支付日到购买日的利息。
未到期利息在会计上需要作为一项资产处理,并记录在以下账户中:
借:未到期应收利息
贷:投资
未到期利息账户记录了购买债券时应收的利息金额。当债券持有至下一次利息支付日时,这笔利息将通过以下分录转入利息收入账户:
借:利息收入
贷:未到期应收利息
如果债券是在利息支付日当天购买的,则无需记录未到期利息。
举例:
一家公司于2023年3月1日购买了面值100,000美元,利率为5%,每年付息一次的债券。上一次利息支付日为2023年1月1日。
该公司购买债券时需要支付的未到期利息如下:
未到期利息 = 面值 利率 未到期天数 / 365 天
未到期利息 = 100,000 5% (3 月 1 日 - 1 月 1 日) / 365 天
未到期利息 = 68.49 美元
对应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未到期应收利息 68.49 美元
贷:投资 100,068.49 美元
当债券持有至2023年7月1日的下一次利息支付日时,未到期利息将通过以下分录转入利息收入账户:
借:利息收入 68.49 美元
贷:未到期应收利息 68.49 美元
4、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怎么入账
债券购入时包含的未到期利息应如何入账?
债券购入时,除了支付债券面值外,还需支付自上次付息日到购入日期之间的未到期利息。此笔未到期利息的会计处理步骤如下:
1. 计提应付款项:
在购入债券当天,将未到期利息计入应付款项科目,借记利息支出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借: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2. 资产化处理:
未到期利息作为债券的溢价或折扣部分,应与债券本金合并计入债券投资科目。
借:债券投资
贷:利息支出(溢价时)/ 应付利息(折扣时)
3. 后续利息收取:
在每个付息日,收取的利息应拆分为本期应收利息和已收取的未到期利息。
借:银行存款(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借:利息收入(已收取的未到期利息)
贷:债券投资(已收取的未到期利息)
4. 到期偿还:
当债券到期偿还时,支付的未到期利息应从债券投资科目中冲销。
借:债券投资(未到期利息)
贷:利息支出(未到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