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8月20日民间借贷(最高法院2020年8月20日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
- 作者: 陈锦烁
- 来源: 投稿
- 2024-04-23
1、最高院8月20日民间借贷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了民间借贷利息保护上限,规范了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和诉讼时效等问题,旨在维护民间借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解释》明确,民间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LPR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即所谓“砍头息”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同时,借款人以借款人未实际取得借款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出借人能证明借款人实际取得借款的除外。
《解释》还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和诉讼时效进行了规范。对于没有书面合同或书面合同不完整的,人民法院结合其他证据认定合同效力。诉讼时效方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解释》的出台,有助于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保护民间借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民间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2、最高法院2020年8月20日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2020年8月20日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
2020年8月20日,最高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作出司法解释。
借贷合同的效力
借贷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但自然人之间借款数额较小且约定的还款期限较短,或者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
借款人借贷后又出具借条的,可以视为书面借贷合同。
出借人的资格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以作为民间借贷的出借人。
借贷人以伪造的证明材料取得贷款的,出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贷人使用伪造证明材料的,不得主张借款合同有效。
利息约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出部分无效。
借贷双方未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收取利息。
借款合同对逾期付款的利息有约定的,从逾期付款之日起,按照约定的逾期利率计算利息。
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借款到期之日起计算。
该司法解释的出台旨在规范民间借贷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民间借贷风险。
3、最高法2020年8月20日发布民间借贷文件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旨在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规定》明确了民间借贷的定义,即不属于金融机构性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同时,规定了民间借贷合同的有效性条件,包括借贷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借款用途合法、借贷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借贷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对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认定,《规定》区分了不同情况:一是当事人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且没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则予以支持;二是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但未超过年利率36%且未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则法院可酌情确定利率;三是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且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则法院应当认定利率无效。
《规定》还对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担保合同的效力、诉争标的的计算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规定》的发布对于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利率确定、纠纷处理等问题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减少民间借贷纠纷,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
4、2020年8月20日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作出了新的规定,旨在规范民间借贷活动,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pic/最高院8月20日民间借贷(最高法院2020年8月20日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jpg)
一、借贷合同的效力
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合同应当具备合法、自愿、平等、公平和诚信的基本原则。借贷利息不得超过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超过法定利率的,超过部分的利息不予支持。
二、借款用途的限制
规定禁止借款用于违法、危害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对于用于非法目的的借款,借款人应当返还本金,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担保人的责任
担保人对债务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三十日内未受清偿,债权人可以请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主债务人追偿。
四、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债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债权被侵害时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不得提起诉讼。
该规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利于维护民间借贷关系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