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
- 作者: 胡星葵
- 来源: 投稿
- 2024-04-23
1、《关于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是对我国《合同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补充和完善,旨在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该规定明确了民间借贷的法律适用、诉讼时效、担保形式、利息约定、无效和撤销的条件等问题,为法官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其中,规定对民间借贷利率做出了限制,明确约定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这旨在防止高利贷行为,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规定还完善了民间借贷担保制度,明确了保证合同和抵押合同的形式、效力及处分流程,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pic/《关于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jpg)
该规定强调了民间借贷合同的合法有效性,要求合法有效的借贷合同受法律保护,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否认。同时,规定明确了无效和撤销民间借贷合同的条件,为保护当事人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
一、适用法
民法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
二、认定民间借贷
以借贷为目的,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口头等形式约定借贷关系的合同。
不以借贷为目的,双方当事人基于其他法律关系约定的借贷关系,归属于民间借贷范畴。
三、利率限制
合法的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无效。
约定不明或未约定利率的,适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
四、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书面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无书面借据但有其他证据证明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五、有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保护
担保人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有权按照约定享有代偿权或者请求权。
债权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债务人合法权益的,债务人可以主张该行为无效。
六、其他规定
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应当根据借贷合同的真实意思进行审查。
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中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的,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虚假诉讼行为,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依法惩处。
3、《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
4、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年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年)
该规定于2021年1月1日施行,旨在规范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下为主要内容:
借贷合同效力
明确借贷合同的有效要件,包括出借人和借款人意思表示真实、合法目的、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规定利息约定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无效,保护借款人利益。
诉讼时效
规定民间借贷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还款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出借人催收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举证责任
出借人负有证明借贷关系成立的举证责任。
借款人对借贷事实或借款数额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反证明的责任。
担保
规定民间借贷可以设定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方式。
担保人对外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其他规定
禁止高利放贷,并对高利放贷的情形作出了界定。
规定民间借贷纠纷应当适用《借款合同司法解释》和其他相关规定。
该规定旨在保护民间借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打击高利放贷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