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书没有写利息强制执行(法院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申请执行法院会判决利息吗)
- 作者: 陈锦烁
- 来源: 投稿
- 2024-04-23
1、法院调解书没有写利息强制执行
法院调解书中未载明利息,法院强制执行时,原则上不应执行利息。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调解书与生效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因此,调解书的内容应与生效判决书的内容一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六十四条,调解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职业、单位、当事人双方的请求和解的条件以及调解结果。”
利息作为一种法律责任,应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约定。如果调解协议中未约定利息,则法院调解书中也就不应载明利息。法院强制执行时,应当严格按照调解书执行,不能扩大执行范围。
实践中,如果当事人认为调解书中遗漏了利息约定,可以向法院申请补正。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查明事实后,可以对调解书进行补正。补正后的调解书才能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解协议中约定利息,但调解书中未载明,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补正。但如果调解协议中未约定利息,当事人不能以调解协议未明确约定为由,要求法院在强制执行时执行利息。
2、法院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申请执行法院会判决利息吗
法院调解书未约定利息的利息判决
法院调解书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内容一般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如果调解书中没有明确约定利息,那么在申请法院执行时,当事人是否有权要求加算利息呢?
司法实践中,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没有约定利息则不判决利息
该观点认为,调解书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其内容具有拘束力。如果调解书中未约定利息,则说明当事人双方对利息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在申请执行时,法院无权擅自追加利息。
观点二:适用法律规定加算利息
该观点认为,《民法典》第677条规定,因履行金钱债务迟延而支付利息的,迟延期间从交付欠款之日起计算。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也应当适用该法律规定。即使调解书中未约定利息,法院在执行时也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加算利息。
目前,法院普遍采纳第二种观点。即,即使调解书中未约定利息,法院在执行时也会根据法律规定加算利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加算利息的范围仅限于履行金钱债务的部分,非金钱债务部分不适用利息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申请法院执行调解书时,当事人应当及时向法院提出加算利息的申请。如果法院执行完毕后再提出申请,则法院可能不再受理。因此,当事人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利。
3、法院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的,法院是怎么判利息的
当法院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时,法院在判决时是如何确定利息的,取决于具体情况。
通常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按照法定利率确定利息。法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根据不同时段和不同情况而有所调整。
.jpg)
如果法院认为案件的特殊情况,导致法定利率不符合公平原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确定利息。例如:
债务人恶意拖延履行义务,造成债权人损失较大的;
.jpg)
债权人因债务人不履行义务而遭受重大损失的;
债务人有偿还能力,但故意不履行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在上述情况下,法院可以适当提高利息,以弥补债权人的损失。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法院一般不判决支付利息。但是,如果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但法院迟迟未审理结案,导致时效届满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判决支付从起诉之日起至时效届满之日的利息。
4、法院调解书没有写利息强制执行会怎么样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债权人在诉讼或者仲裁中,请求债务人承担利息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判决或者裁决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或者法定利率向债权人支付利息。
法院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主持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法院调解书中没有写明利息,但借贷合同中约定有利息,则在执行时,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利息。
如果法院调解书中没有写明利息,借贷合同中也没有约定利息,则在执行时,债权人不能请求人民法院按照法定利率计算利息。
如果法院调解书中没有写明利息,而借贷合同中有利息约定的,在执行时债权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请求利息;如果没有利息约定,则不能请求按照法定利率计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