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关于民间借贷(国家关于民间借贷文件2019)
- 作者: 马亦辰
- 来源: 投稿
- 2024-07-16
1、五部委关于民间借贷
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民间借贷最高年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有效保护民间借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意见,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计算方式为: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基础,再乘以4倍。例如,2023年2月,一年期LPR为3.65%,最高年利率可达到14.6%。
意见强调,民间借贷利率应由出借人和借款人协商确定,但不得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确定利率。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高的利息,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意见还规定了民间借贷借据的内容,包括出借人、借款人姓名或名称、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借据应一式两份,由出借人和借款人各执一份。
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
2、国家关于民间借贷文件2019
2019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活动作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主要内容如下:
一、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
规定明确,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期LPR的四倍,超过部分无效。同时,限制借款人在诉讼中追加担保人的范围,防止过分担保。
二、规范借贷行为
规定要求借贷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载明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方式等基本内容。对口头借贷合同的诉讼时效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打击套路贷
规定将虚假诉讼、非法拘禁、暴力讨债等行为认定为套路贷,加大对借款人一方的司法保护力度。
四、畅通执行渠道
规定完善执行措施,提高执行效率,包括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等措施。同时,明确了法院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
五、方便诉讼
规定放宽立案条件,允许借款人仅凭借条提起诉讼。同时,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
《规定》的出台,有利于维护民间借贷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保护民间借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范和打击套路贷等非法行为。
3、五部委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五部委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主要内容:
年利率上限: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
免除利息:超过年利率上限的利息不予支持。
证据规则:对于借贷合同的认定,以书面合同为优先,录音、短信等电子数据也可作为证据参考。
担保责任:自然人之间民间借贷,出借人向借款人出具收条、借条等凭证后,借款人否认借贷关系或拒绝偿还借款的,由出借人承担举证责任。
诉讼时效: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借款到期之日起计算。
刑事责任:出借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意义: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明确了民间借贷的法律界限,规范了民间借贷行为,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打击非法放贷、高利贷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4、五部委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
民间借贷合同司法解释(五部委及最高院联合发布)
该司法解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07年5月1日施行。
该解释明确了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界定了民间借贷的范围,并对民间借贷合同的合法性、效力、利息、担保、诉讼时效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根据该解释,民间借贷合同是指自然人之间以及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为消费、生产经营等目的,不通过金融机构而形成的借款合同。
该解释规定,民间借贷合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借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贷款人具有合法收入来源;
3. 借款用途合法;
4. 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
5. 借款期限不得超过3年。
该解释还规定,民间借贷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可以约定书面形式,也可以约定口头形式;当事人未约定利息的,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当事人对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当事人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人应在催告后30日内返还借款。
该司法解释的发布对于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