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规定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以什么为应纳税所得额)
- 作者: 陈蓝伊
- 来源: 投稿
- 2024-07-15
1、按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利弊
近年来,关于对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讨论日益增多。此举既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
优点:
税收公平:对股息红利征税意味着所有投资者的收入都将受到公平的对待,无论其来源如何。
增加政府收入:此举可为政府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用于资助公共项目或减轻其他税收负担。
刺激投资:对股息红利征税可能鼓励人们将资金从投机性投资转移到更具生产力的投资中,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局限性:
损害投资激励:对股息红利征税可能会降低人们投资股市的积极性,从而损害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活力。
双重征税:公司在支付股息红利之前已经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对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会被视为一种双重征税。
行政成本:征收个人股息红利所得税可能会增加政府的行政成本,并给纳税人带来额外的负担。
对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仔细权衡其利弊。虽然它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例如税收公平和增加政府收入,但也存在损害投资激励和双重征税的风险。最终,是否对股息红利征税的决定应基于对经济影响的全面评估以及对社会公平的考虑。
2、个人所得税规定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以什么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规定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
① 股息所得
.jpg)
来自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息收入,以实际收到的股息为应纳税所得额。
来自非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息收入,以取得的股息总额减除实际成本或重置成本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② 利息所得
来自银行存款、债券利息等利息收入,以实际收到的利息为应纳税所得额。
③ 红利所得
来自企业分红等红利收入,以实际收到的红利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对于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股息所得:股息收入 - 股息所得专项附加扣除
利息所得:利息收入 - 利息所得专项附加扣除
红利所得:红利收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以下免税项目:
.jpg)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
国债利息所得
公益性社会团体发行的债券利息所得
对于符合免税条件的利息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3、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计税依据如下:
股息所得:
对于境内企业分派的股息,按照股息收入的全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境外企业分派的股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利息所得:
来源于境内金融机构的利息所得,按照利息收入的全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来源于境外金融机构的利息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红利所得:
来源于投资信托基金的红利所得,按照红利收入的全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来源于私募投资基金的红利所得,按照私募投资基金利润分配比例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得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后,还需要按照不同的税率档次适用相应的个税税率,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例如:
境内企业派发的股息所得,按照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境外企业派发的股息所得,按照1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境内金融机构发放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境外金融机构发放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投资信托基金发放的红利所得,按照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私募投资基金发放的红利所得,按照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4、个税中,股息、红利所得适用税率为
个人所得税中股息、红利所得适用税率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对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所得征收不同税率的税制。对于股息、红利所得,按照以下累进税率表计算税额:
| 所得额度(元) | 税率(%) |
|---|---|
| 0 - 100,000 | 0 |
| 100,001 - 200,000 | 10 |
| 200,001 - 500,000 | 15 |
| 500,001 - 以上 | 20 |
例如,如果个人取得股息、红利所得150,000元,则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100,000元×0%=0元
50,000元×10%=5,000元
税额合计:5,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适用税率仅适用于境内企业向境内居民个人分配的股息、红利所得。对于境外企业向境内居民个人分配的股息、红利所得,其适用税率另有规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计算。